梅山地區舊稱「糜仔坑」,或稱「梅仔坑」。梅山的開墾發展,自明末、清代、日治到中華民國,經歷了17、18、19、20、21等5個世紀,共300餘年。據載清康熙末年劃定民番界線時,出現「梅仔坑口」的地名,當時梅山土地雖被劃入番界,但無番人居住,而有大陸的漢人入墾。從今天許多取名為寮的部落,和年代久遠的古廟可以為證,例如半天寮、南靖寮、詔安寮。梅山的古名叫「糜仔坑」,地名傳說有二,一說為,相傳兩百多年前,因梅山地處太平山和大尖山西面山腳下的坑口地帶,與嘉南平原相接,是商旅出入平原與山區的必經之地,行程遙遠,因此商旅皆會在此地休息,之後有人開始在這裡蓋起小屋販售米糕糜,形成街市,因而得名「糜仔坑」。 二說為,在現今農會旁有棵大梅樹,來往的人都在梅樹下休息乘涼吃點心,所以把這個地方叫「梅仔坑」。日治初期改稱「小梅庄」。台灣光復後,為配合梅山公園開發遍植梅樹,而易名梅山。這裡也是原漢之間首當其衝的地域,因此在清領時期即設有漢番界碑,以避免族群糾紛。在交通不甚發達的時期,鄉民皆靠步道交通,至今留下許多山路古道,是梅山鄉最重要的文化資產。